中国网财经10月18日讯 今日,以“转型与创新——踏上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主题的2019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王磊在会上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平衡好监管和创新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既需要对科技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的预判,也需要对风险有深刻的洞察,是技术问题,更是艺术问题,所有涉及到监管和创新的都会落到艺术的层面。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磊: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在这里交流发言,刚才听到了Eric S.Maskin教授和贾康老师非常精彩的对话,受益颇多。我先汇报一下我们粗浅的思考,第二是讲一下北京金控集团的实践,第三是提几点简单的建议。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第一点,没有金融科技,就没有真正的普惠金融,就是杨主任说的广义上的普惠金融。我们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课题是讲普惠金融,中央关心的也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中央到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针对性的政策,市场也推出了很多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这里有一个算式,银行合理的利润应该等于信贷的利率减去资金的成本,减业务的成本,减风险的成本,这是一个特别简单的等式。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为什么难?因为信息难以收集,准确性难以保障,业务的成本很高,风控难度大,自然就导致了服务效率低,利润率比较低。对于做普惠金融,做小微企业信贷的银行来说,他们的利润率还挺高,为什么?就是因为把信贷的利率调得比较高。第二个方面,他们用业务的成本覆盖风险的成本,采取的是人海战术,通过人盯人,把业务成本提上来了,把风险成本控下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市场失灵的问题,单靠金融市场本身是很难解决的。
在几个不同的目标之间,单靠现有的市场工具是很难同时实现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一个途径是政府的干预,第二个途径是技术的发展。但是政府的干预可以治标,难以治本,真正治本的还是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变革,央行刚刚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的规划,科技为金融赋能,金融和科技融合,呈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另外一方面,赋能和融合的边界在哪儿?效率能提高多少?成本能下降多少?监管如何介入?这些问题还不太明朗,有待下一步探索进一步探索和回答。
第二个观点,发展金融科技要打好数据和制度两个基础,刚才听了Maskin教授的演讲,他的机制设计理论很重要的是解决信息和激励的问题,数据和制度刚好可以对应着信息和激励。影响金融科技发展的因素很多,互联网是一个技术平才,技术、模型、算力都是重要的支撑,杨老师也提了应用场景更是不可或缺。但是我特别想强调的是数据和制度,有一个初步的思考,金融科技能走多快,关键看数据的统和能力。金融科技能走多远,关键是看制度建设能不能跟上。目前来看,技术的发展要快于数据的统和,制度的建设更是略显滞后。单个企业的数据相对大数据来说总是小的,需要进一步打通和共享,才能支撑和加速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最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对企业和个人信息的获取应用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够进一步确定法律的边界,在明确什么不能做的同时,也告诉企业什么可以做。这样的话,能够给金融科技的创新提高空间和保障。
第三个观点,合作,而不是竞争,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包括普惠金融发展主要的力量,特别是在现阶段来说。应该说目前阶段,很多的金融头部金融机构已经把普惠金融,把金融科技作为自己的基础性的战略。另外一方面,领先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也把利用科技助力普惠金融作为自己重要的业务场景,但是我们感觉总的来说,现在还是单个企业在点上的创新,没有形成完整的开放的生态,没有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具体来说,数据进一步统和,需要金融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开展类似的大数据行动计划,态度上总体上是月来开放了,但是面对众多金融机构差异化的需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力物力来满足。第二个是平台需要进一步集成,普惠金融群体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长尾效应,我们需要提供平台化的金融服务,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序竞争,现在很多的类似平台的建设都是重复性的。第三是生态需要协同,普惠金融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服务对象的抗风险能力差,我们国家的小微企业有一个统计,生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小微企业的信贷是典型的高风险的业务,就需要发挥不同的金融工具,包括信贷、保险、担保、股权投资、信用服务一起来联动的帮扶,共同分担和缓释风险,市场上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和金融的生态体系,来串联组合这些金融的产品服务以及相关机构。简单来说,还没有形成精准扶持普惠群体的组合拳和生态圈。需要加强政府和市场之间,包括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只有合作才有可能突破金融科技发展的瓶颈,在有可能解决普惠金融这个世界性难题。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13336.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